手脚容易出汗多由湿热内蕴、阴虚火旺、脾胃虚弱、情志失调或遗传因素导致,可通过中药调理、穴位刺激、饮食调整、运动改善及日常护理缓解。
长期饮食辛辣肥甘或居住潮湿环境易致湿热困阻中焦,表现为手脚黏腻多汗伴口苦苔黄。治疗以清热利湿为主,方选龙胆泻肝汤加减,含龙胆草、黄芩等;日常可用赤小豆薏米粥食疗,配合曲池穴、阴陵泉穴艾灸。
肾阴不足虚火迫津外泄,常见夜间盗汗、手足心热。建议服用知柏地黄丸滋养肾阴,含知母、黄柏等成分;食疗选银耳莲子羹,按摩太溪穴、三阴交穴;避免熬夜耗伤阴液。
脾失健运导致水湿停滞,出现汗出肢冷、食欲不振。宜用参苓白术散健脾益气,含党参、白术等;饮食添加山药红枣粥,练习八段锦调理脾胃须单举式增强运化功能。
紧张焦虑引发肝郁化火,多见情绪波动时突发汗出。可服逍遥散疏肝解郁,含柴胡、白芍等;按压太冲穴、内关穴舒缓情绪,每日冥想15分钟调节自主神经功能。
原发性多汗症与基因相关,青少年时期即显现。轻者用五倍子粉外敷手脚,重者考虑胸交感神经阻断术;选择透气的棉麻材质鞋袜,避免穿胶底鞋加重汗液滞留。
饮食宜清淡少油腻,多食冬瓜、苦瓜等利湿食材,忌冷饮及酒精;适度进行太极拳、散步等温和运动增强体质;每日用明矾水泡手泡脚收敛止汗,保持情绪平稳。若伴随心悸消瘦或汗出如油需及时就医排查甲亢、糖尿病等器质性疾病。
2017-06-15
2017-06-15
2017-06-15
2017-06-15
2017-06-15
2017-06-15
2017-06-15
2017-06-15
2017-06-15
2017-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