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茸泡酒并非人人适宜,阴虚火旺者、高血压患者、孕妇儿童等群体需禁用。
鹿茸性温助阳,阴虚体质者体内阴液不足,饮用后易加重口干咽燥、潮热盗汗等症状。中医建议此类人群选择滋阴降火的代茶饮,如麦冬玉竹茶、石斛西洋参茶,或通过六味地黄丸等方剂调理。
鹿茸中的活性成分可能引起血压波动,合并动脉硬化的患者风险更高。替代方案可选用菊花决明子茶降压,配合天麻钩藤饮等方剂。日常监测血压,避免饮酒及高盐饮食。
鹿茸激素样作用可能干扰胎儿发育,儿童饮用易致性早熟。孕妇推荐红枣枸杞茶安胎,儿童可用太子参茯苓饮健脾。哺乳期女性同样需谨慎,避免通过乳汁影响婴儿。
感冒发烧时服用鹿茸酒可能闭门留寇,加重病情。建议愈后一周再饮用,发热期间宜选用桑菊饮、银翘散等解表药剂,配合物理降温。
酒精和鹿茸代谢产物加重肝肾负担,肝硬化或肾炎患者应绝对禁止。此类人群可咨询中医师改用鹿茸煎汤去酒,或选择黄芪山药粥等药膳温和进补。
鹿茸泡酒需根据体质辨证使用,健康人群饮用也应控制每日20ml以内。搭配适量有氧运动如八段锦、太极拳促进气血运行,饮食避免辛辣燥热之物,多食百合、银耳等润燥食材。储存时选择玻璃容器避光阴凉处,浸泡时间以3-6个月为宜,出现浑浊沉淀需停止饮用。
2014-10-14
2014-10-14
2014-10-13
2014-10-13
2014-10-13
2014-10-13
2014-10-13
2014-10-13
2014-10-13
2014-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