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皮通常由茶枝柑、大红袍柑或温州蜜柑等特定柑橘品种的果皮晒干制成,选择果皮厚实、油室饱满的成熟果实为佳。
广东新会产的茶枝柑是陈皮上品原料,其果皮富含挥发油及橙皮苷,晾晒后香气浓郁。制作时需反复翻晒三年以上,药用价值高,有理气健脾功效。治疗应用可配伍苍术、厚朴改善脘腹胀满。
福建红柑类果皮厚达5毫米,油胞密集,制成陈皮后辛香温润。传统工艺需九蒸九晒,适用于痰多咳嗽,常与半夏、茯苓配伍成二陈汤。日常可取3克泡水缓解食欲不振。
江浙地区蜜柑皮薄但糖分高,适合制作蜜制陈皮。鲜果取皮后盐渍脱水,再蜜渍晒干,能润肺生津。食疗方可用蜜陈皮10克加雪梨炖煮缓解干咳。
四川红橘皮色橙红,挥发油含量高,晒干后辛散力强。多用于风寒感冒配伍,如与紫苏叶煎服发散表邪。制作时需阴干避免暴晒致香气流失。
椪柑、芦柑等宽皮柑橘亦可制陈皮,但药用效力较弱。需选择无霉变、无农药残留的果皮,经三蒸三晒后密封保存。家庭自制建议用纱布包裹干燥剂防潮。
优质陈皮表面应呈棕红色、有光泽,储存越久药效越好。日常养生可搭配山楂消食、配普洱茶理气。运动后取3克陈皮加乌梅煮水补充电解质,阴虚火旺者慎用。存储时注意防潮防蛀,每年梅雨季需复晒保持干燥。
2025-02-04
2025-02-04
2025-02-04
2025-02-04
2025-02-04
2025-02-04
2025-02-04
2025-02-04
2025-02-04
2025-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