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煎煮前是否需要清洗取决于药材类型,部分需快速冲洗去浮尘,多数直接浸泡即可。
根茎类药材如黄芪、当归表面易附着泥土,需快速流水冲洗3-5秒;粉末状药材如三七粉、矿物类药材如石膏则禁止冲洗。花叶类药材如金银花、菊花结构脆弱,冲洗会导致有效成分流失,建议直接浸泡。
冷水浸泡30-60分钟使细胞膨胀,加水量为药材体积3倍。阿胶等胶类药材需黄酒浸泡,附子需先煎去毒。夏季高温时,浸泡容器需冷藏防止发酵。
蜜炙、酒制药材如炙甘草、酒大黄表面辅料为有效成分,冲洗会降低药效。需包煎的旋覆花、车前子等微小颗粒药材,装入纱布袋后直接浸泡。
禁用热水浸泡破坏酶活性,矿泉水含矿物质可能影响药性,建议用过滤自来水。茯苓、山药等淀粉质药材,水温超过60℃会导致表面糊化。
砂锅受热均匀,禁用铁锅避免鞣质反应。首次煎煮沸腾后转文火20分钟,解表药如薄荷煮沸10分钟即可,滋补类如熟地需煎40分钟以上。
煎药期间保持环境通风,服用后忌食生冷油腻。可搭配八段锦调节气血运行,推荐茯苓粥健脾助吸收。体质虚弱者煎药时可加入3枚红枣,糖尿病患者慎用此法。药渣可热敷关节,但皮肤破损处禁用。存储未煎药材需密封防潮,霉变药材必须丢弃。
2021-12-30
2021-12-30
2021-12-30
2021-12-30
2021-12-30
2021-12-30
2021-12-30
2021-12-30
2021-12-30
2021-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