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陈皮需经过选果、清洗、剥皮、晾晒、储存五个关键步骤。
选择表皮橙红光亮、无病斑虫蛀的新会茶枝柑为佳,成熟度在8-9成时果皮油室饱满。避免使用打过农药或表皮破损的果实,青皮与二红皮药效不同需区分。传统以冬至前后采摘的柑果皮为最优,此时挥发油含量最高。
用软毛刷轻刷果皮表面尘土,盐水浸泡15分钟杀菌,水温不超过40℃。切忌使用洗洁精破坏表皮油脂层,洗净后需用棉布吸干水分。有机栽培的柑果可省略此步骤直接剥皮。
用三刀法沿果蒂呈放射状划开,保持果皮完整不碎裂。剥取时保留果蒂连接部分,厚度控制在2-3毫米为佳。专业制作者会区分"金钱皮"与"片皮"两种形态,前者为完整三瓣状。
初晒时将果皮内囊朝上平铺竹筛,避免阳光直射引发卷边。前3天每日翻面3次,后期改为早晚各1次,持续7-10天至含水量15%以下。梅雨季节可用烘干机60℃低温慢烘替代。
晒干后装入陶罐或棉布袋,置于阴凉通风处陈化。前三年每年需取出复晒1-2次,五年后药性趋于稳定。与糯米同储可防虫蛀,定期检查有无霉变,优质陈皮需陈化十年以上。
日常可搭配老白茶煮饮理气健脾,或与瘦肉炖汤化痰止咳。储存期间注意防潮防高温,环境湿度控制在65%以下。三年内陈皮适合做菜调味,五年以上方可用于药膳调理。制作过程中避免接触金属器具,传统方法认为会影响药性转化。优质陈皮随时间推移会产生独特的"陈香",表皮逐渐转为棕褐色并有明显油室反光。
2025-04-14
2025-04-14
2025-04-14
2025-04-14
2025-04-14
2025-04-14
2025-04-14
2025-04-14
2025-04-14
2025-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