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长期留在地里不采收会导致腐烂,主要与土壤湿度、病虫害、品种特性、采收时机和储存条件有关。
生姜根系喜湿怕涝,持续积水会使块茎缺氧呼吸产生酒精,导致细胞坏死腐烂。雨季需挖排水沟降低水位,沙壤土比黏土更利于排水。发现局部腐烂可挖出病株,用生石灰消毒病穴。
姜瘟病由青枯病菌引发,病株叶片卷曲发黄,块茎出现褐色水渍斑。防治可用50%多菌灵800倍液灌根。地下害虫如蝼蛄啃食后伤口易感染,播种前用辛硫磷颗粒处理土壤。
肉姜含水量高耐储性差,需在霜降前采收;黄姜木质素含量高可延迟到立冬。老姜比嫩姜耐腐,留种姜应选表皮粗糙的两年生姜块,采收后晾晒3天促进愈伤组织形成。
长江流域建议10月下旬采收,过早则姜块未充分膨大。判断标准为地上茎叶开始枯黄,但未完全倒伏。采收时保留1厘米茎秆,避免机械损伤形成腐烂入口。
未及时采收的姜可采用原地覆盖法,铺10厘米稻草保温防冻。已挖出的姜用细沙分层堆放于地窖,保持15℃和65%湿度。出现软腐的姜块可切片晒干制成姜粉。
日常饮食可用生姜搭配红枣煮茶提升阳气,阳虚体质者每周三次姜汁撞奶。农事操作注意轮作间隔三年以上,前茬最好为豆科作物。保存期间定期检查,轻微发芽的姜去除芽点后仍可食用,霉变部位需整块丢弃。运动养生推荐八段锦"调理脾胃须单举"式,配合足三里穴艾灸增强脾胃运化功能。
2021-05-25
2021-05-25
2021-05-25
2021-05-25
2021-05-25
2021-05-25
2021-05-25
2021-05-25
2021-05-25
2021-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