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调理身体可挂中医内科、针灸推拿科、治未病科、中医妇科或中医儿科,根据具体需求选择科室。
中医内科是综合性科室,适合亚健康状态、慢性病及全身性调理。常见症状如疲劳、失眠、消化不良等可通过中药汤剂调理,典型方剂包括四君子汤补气、归脾汤安神、六味地黄丸滋阴。体质辨识后,医生会制定个性化方案,结合舌脉诊断调整用药。
针对经络不通或疼痛类问题,针灸采用毫针、电针、温针等方式刺激穴位,如足三里健脾胃、三阴交调气血。推拿通过揉法、捏脊、点穴等手法疏通经络,适合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及运动损伤康复。每周2-3次疗程可改善气血循环。
专攻疾病预防与体质调理,运用九种体质辨识技术。痰湿体质推荐薏苡仁粥食疗,阳虚体质建议艾灸关元穴。提供四季养生方案,如春季疏肝茶菊花、枸杞、冬季膏方进补,配合八段锦锻炼增强正气。
调理月经不调、备孕、产后康复等女性问题。痛经可用少腹逐瘀汤,更年期综合征常用甘麦大枣汤。外治法包括脐疗艾盐包热敷、坐浴苦参、蛇床子煎汤,配合耳穴压豆调节内分泌。
小儿积食、反复感冒等适用小儿推拿,如清天河水退热、捏脊增强免疫力。中药选择颗粒剂或药浴,常见方如保和丸消食、玉屏风散防感冒。饮食建议山药粥健脾、梨汁润肺,避免过度用药损伤脾胃。
中医调理需配合日常养护,饮食推荐五色食材搭配,如黑豆补肾、红豆养心。运动选择太极拳、五禽戏等柔缓项目,避免大汗伤阳。起居遵循子午觉原则,冬季早卧晚起。情志调节可练习呼吸吐纳,避免过怒过忧。体质调理一般需1-3个月周期,严重慢性病建议中西医结合治疗。三甲医院中医科多配备现代化检测设备,可先做基础体检再制定方案。
2025-02-10
2025-02-10
2025-02-10
2025-02-10
2025-02-10
2025-02-10
2025-02-10
2025-02-10
2025-02-10
2025-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