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人易疲劳可能由气血不足、肝郁脾虚、肾精亏虚、湿浊内阻、长期熬夜等因素引起,需结合体质辨证调理。
中医认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长期思虑过度或慢性消耗会导致气血两虚。典型表现为四肢乏力、面色苍白、心悸气短,女性多见月经量少。调理可选用八珍汤加减,日常可用红枣、桂圆、黄芪等药膳补益气血。
情志不畅会影响肝的疏泄功能,进而克伐脾土。常见于工作压力大的群体,伴随胁肋胀痛、食欲不振、大便溏稀等症状。逍遥散是经典调理方剂,平时可按摩太冲穴、足三里穴疏肝健脾。
黄帝内经指出"年四十而阴气自半",肾精自然衰减会导致腰膝酸软、耳鸣健忘等早衰症状。六味地黄丸是基础补肾方,食疗推荐黑芝麻、核桃等种子类食物,配合涌泉穴艾灸效果更佳。
长期饮食不节或久居潮湿环境,会使脾失健运而生湿浊。表现为头身困重、口中黏腻、舌苔厚腻。藿香正气散可化湿醒脾,日常可用薏苡仁、赤小豆煮粥,避免生冷油腻食物。
夜间11点至凌晨3点是肝胆经当令时段,长期熬夜会耗伤阴血。建议最晚23点前入睡,午间小憩30分钟。可练习八段锦"两手托天理三焦"式,配合酸枣仁、柏子仁等安神药材。
建议每日晨起饮用山药小米粥健脾益气,工作间隙做五分钟"嘘"字诀呼吸法疏解肝郁。适度进行太极拳、五禽戏等传统导引术,避免剧烈运动耗气。若疲劳持续加重或伴随消瘦、低热等症状,需及时就医排查甲状腺功能异常、贫血等器质性疾病。保持规律作息与平和心态是改善疲劳的根本,可定期进行背部膀胱经刮痧促进气血运行。
2022-12-02
2022-12-02
2022-12-02
2022-12-02
2022-12-02
2022-12-01
2022-12-01
2022-12-01
2022-12-01
2022-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