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大量服用甘草可能导致低钾血症、血压升高、水肿、激素紊乱及消化系统不适等副作用。甘草中的活性成分甘草酸会干扰体内电解质平衡和激素代谢,需严格遵医嘱控制用量。
甘草酸抑制肾脏11β-羟类固醇脱氢酶活性,促使钠潴留和钾排泄增加。临床表现为肌无力、心律失常,严重时可诱发横纹肌溶解。高血压患者联用利尿剂时风险更高,需定期监测血钾水平。
钠水潴留作用可导致容量性高血压,每日摄入甘草酸超过100毫克持续两周即可出现血压波动。原有心血管疾病者可能出现头痛、眩晕等症状,停药后血压多可逐渐恢复。
醛固酮样作用引发下肢凹陷性水肿,严重者出现肺水肿体征。肝硬化患者可能加重腹水,更年期女性对水钠代谢变化更为敏感,建议限制食盐摄入并观察体重变化。
长期使用会干扰皮质醇代谢,抑制垂体-肾上腺轴功能。可能出现假性醛固酮增多症,表现为尿频、烦渴,部分患者出现男性乳房发育等雌激素样作用。
大剂量刺激胃黏膜引发上腹隐痛、反酸等症状,原有胃溃疡者可能加重出血风险。肠蠕动受抑制可导致便秘,与鞣质成分收敛作用相关。
使用含甘草制剂期间应保持每日饮水量2000毫升以上,适量补充香蕉、菠菜等富钾食物。避免与洋地黄类、噻嗪类利尿剂联用,中老年患者建议每三个月检测电解质。出现持续头痛或下肢水肿需立即停药,孕妇及肾功能不全者禁用。传统中医认为甘草调和诸药需遵循"十八反"配伍禁忌,连续用药不宜超过四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