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中医 > 特色中医 > 刮痧 > 正文

鼻子不通气鼻塞刮痧刮哪里

发布时间: 2025-06-05 08:43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鼻塞可通过刮痧刺激特定穴位缓解,主要选取印堂穴、迎香穴、风池穴、大椎穴、合谷穴等部位。

1、印堂穴:

鼻子不通气鼻塞刮痧刮哪里

位于两眉连线中点,刮拭此处可宣通鼻窍。用刮痧板从下向上轻柔刮拭10-15次,局部出现微红即可。该穴位对缓解前额胀痛伴鼻塞效果显著,刮痧时注意避开眼睛。

2、迎香穴:

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开0.5寸,鼻唇沟中。刮痧时沿鼻唇沟向外下方刮拭,能直接改善鼻腔血液循环。配合印堂穴使用可增强通鼻效果,刮至皮肤微热为度。

3、风池穴:

鼻子不通气鼻塞刮痧刮哪里

后发际上1寸,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凹陷处。刮痧时从发际线向下刮至颈根部,有助于疏散风邪。特别适用于受凉后突发鼻塞,刮拭力度需均匀适中。

4、大椎穴:

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垂直向下刮拭该穴可提升阳气,改善上呼吸道功能。对反复鼻塞伴有畏寒症状者效果明显,刮至局部出现痧痕即止。

5、合谷穴:

手背第一、二掌骨间,近第二掌骨桡侧中点。刮拭此穴能通调肺气,辅助缓解鼻塞。左右手交替刮拭各20次,孕妇禁用该穴位刮痧。

鼻子不通气鼻塞刮痧刮哪里

刮痧后需注意保暖避风,饮用温开水促进代谢。日常可按摩鼻翼两侧迎香穴预防鼻塞,避免用力擤鼻。饮食宜清淡,少食辛辣刺激食物,适当食用白萝卜、莲藕等宣肺食材。坚持练习八段锦"左右开弓似射雕"动作,配合深呼吸锻炼肺功能。若鼻塞持续超过两周或伴随脓涕、头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排除鼻窦炎等器质性疾病。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鼻塞鼻子不通气怎么办
鼻塞鼻子不通气怎么办
鼻塞不通气可通过热敷迎香穴、辛夷花煮水熏蒸、艾灸大椎穴、按摩鼻通穴、饮用葱白生姜水等方式缓解,通常由风寒袭肺、肺脾气虚、风热犯肺、鼻甲肥大、过敏性鼻炎等原因引起。1、热敷迎香穴:迎香穴位于鼻翼两侧凹陷处,用温热毛巾敷贴5分钟可宣通鼻窍。风寒型鼻塞多见畏寒流清涕,热敷能促进局部血液...[详细]
发布于 2025-05-27

最新推荐

女性艾灸阴部能改变干涩吗
女性艾灸阴部能改变干涩吗
女性艾灸会阴部可能有助于改善干涩症状,但需结合具体病因判断。会阴干涩通常与气血不足、肝肾阴虚、内分泌失调等因素有关,艾灸通过温通经络、调和气血的作用可能缓解部分症状。建议在专业...[详细]
2025-09-18 09:12
富贵包是哪条经络堵了
富贵包通常与督脉、膀胱经、胆经的经络堵塞有关,多因长期姿势不良或气血瘀滞导致。督脉贯穿脊柱中线,富贵包位于颈背部交界处,正属督脉循行区域。当长期低头伏案或枕头过高时,督脉气血运行受阻,局部痰湿瘀血堆积形成包块。表现为颈后僵硬...[详细]
2025-09-18 08:36
什么药材泡酒治失眠
什么药材泡酒治失眠
酸枣仁、柏子仁、合欢皮、远志、夜交藤等药材泡酒有助于改善失眠。这些药材具有安神养心、疏肝解郁的功效,适合因心神不宁、肝郁气滞导致的失眠患者。一、酸枣仁酸枣仁是治疗失眠的常用药材...[详细]
2025-09-18 06:12
肩周炎拖久了会怎么样
肩周炎拖久了会怎么样
肩周炎拖久了可能导致关节粘连、肌肉萎缩和活动功能受限。肩周炎又称冻结肩,早期以疼痛为主,后期可能发展为肩关节僵硬和功能障碍。肩周炎早期主要表现为肩部阵发性疼痛,随着病情发展逐渐...[详细]
2025-09-18 05:36
女性艾灸小腹一次多长时间
女性艾灸小腹一次多长时间
女性艾灸小腹一次通常需要15-30分钟,具体时间需根据体质、艾灸目的及耐受度调整。艾灸小腹是中医常用的温经散寒方法,适用于调理痛经、宫寒、胃肠功能紊乱等问题。健康人群日常保健时...[详细]
2025-09-17 16:24
大腿外侧经络堵塞的症状
大腿外侧经络堵塞的症状
大腿外侧经络堵塞可能出现麻木、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通常与寒湿侵袭、外伤劳损或气血不足等因素有关。中医认为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当经络受阻时,局部气血运行不畅,便会出现一系列不...[详细]
2025-09-17 15:48
什么药材泡酒通经活络
什么药材泡酒通经活络
通经活络可选用当归、川芎、红花、鸡血藤、牛膝等药材泡酒。这些药材具有活血化瘀、舒筋通络的功效,适合用于改善气血不畅、经络阻滞引起的肢体麻木、关节疼痛等症状。1、当归当归性温味甘...[详细]
2025-09-17 1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