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可能由肩部劳损、外伤、慢性疾病、内分泌紊乱、免疫因素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热敷理疗、药物治疗、功能锻炼、中医针灸、手术松解等方式治疗。
长期重复性肩部动作容易导致肌腱磨损,常见于搬运工、运动员等职业群体。这类患者通常表现为肩关节活动时弹响感,早期可通过减少负重活动配合红外线照射缓解症状。若发展为粘连性肩关节囊炎,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
肩部骨折或软组织挫伤后未规范处理,可能继发关节囊纤维化病变。典型症状包括夜间静息痛和梳头动作受限,急性期建议采用肩关节制动配合超声波治疗,慢性期可使用氟比洛芬凝胶贴膏联合玻璃酸钠注射液关节腔注射。
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异常等代谢性疾病患者易并发肩周炎,与高血糖导致的微血管病变相关。这类患者往往伴随肩部皮肤感觉异常,除控制原发病外,可尝试体外冲击波治疗配合甲钴胺片营养神经。
围绝经期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可能诱发肩关节周围肌腱退变,临床表现为晨僵持续时间超过30分钟。建议采用蜡疗缓解肌肉痉挛,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替勃龙片进行激素替代治疗。
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疾病可能累及肩关节滑膜,导致持续性肿胀和压痛。需通过抗CCP抗体检测确诊,治疗可选用艾拉莫德片联合雷公藤多苷片调节免疫,配合羌活胜湿汤加减方熏洗患处。
肩周炎患者日常应避免提拉重物,睡眠时保持肩部保暖,可进行爬墙训练和钟摆运动改善关节活动度。饮食上多摄入富含胶原蛋白的猪蹄汤和黑豆粥,忌食生冷辛辣刺激食物。若疼痛持续加重或出现肌肉萎缩,应及时至骨科或疼痛科就诊,通过MRI检查明确肩袖损伤情况。
2022-04-01
2022-04-01
2022-04-01
2022-03-31
2022-03-31
2022-03-31
2022-03-31
2022-03-31
2022-03-31
2022-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