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草与艾蒿是同一种植物的不同称呼,均指菊科蒿属植物Artemisiaargyi学名,在中医中统称为艾叶。
艾草叶片呈羽状深裂,背面密布灰白色绒毛,茎直立具纵棱。新鲜植株有特殊香气,干燥后叶质脆易碎,传统以湖北蕲春产者为道地药材,称蕲艾。
中医临床多用干燥叶艾叶,嫩叶可制青团等食品;全草艾蒿多用于熏蒸、悬挂驱虫。五月采收的叶片有效成分含量最高,含挥发油、黄酮类及桉叶烷等活性物质。
生艾叶多用于外治,如制作艾条;醋艾炭用于温经止血;艾绒由反复捶打制成,易燃且烟尘少,适用于直接灸疗法。不同加工方式影响其药性走向。
北方多称艾蒿,南方惯称艾草,江浙地区端午悬挂的"蓬艾"实为同属近缘植物。部分地区将黄花蒿误作艾蒿,后者含青蒿素但不具温经功效。
艾叶性温味苦辛,归肝脾肾经,主治虚寒出血、宫冷痛经;艾蒿全草熏洗可治湿疹瘙痒。艾灸主要选用三年陈艾,新艾易致灼伤且药效燥烈。
日常使用建议选择无霉变、香气浓郁的陈艾叶,阴虚血热者慎用。可制作艾枕改善睡眠,或配伍生姜煮水泡脚驱寒。端午节悬挂新鲜艾蒿时注意通风,避免过敏体质者接触花粉。储存时需密封防潮,定期晾晒防止虫蛀,药效可维持2-3年。
2025-06-03
2025-06-03
2025-06-03
2025-06-03
2025-06-03
2025-06-03
2025-06-03
2025-06-03
2025-06-03
2025-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