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的方法主要有毫针刺法、电针疗法、艾灸疗法、三棱针放血疗法、皮肤针叩刺疗法等。针灸通过刺激经络穴位调节气血,适用于疼痛、内科疾病及亚健康调理。
毫针刺法是使用直径0.25-0.35毫米的细针进行穴位刺激的基础针灸方式。根据进针手法分为直刺、斜刺和平刺,通过提插捻转等行针手法产生得气感。适用于头痛、失眠、胃肠功能紊乱等病症,需由医师根据虚实补泻原则操作。
电针疗法在留针时连接电针仪,通过不同频率的脉冲电流增强刺激效果。疏密波常用于缓解肌肉痉挛,连续波多用于镇痛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面瘫等疾病有显著疗效,但心脏起搏器携带者禁用。
艾灸疗法分直接灸与间接灸,通过艾绒燃烧的热力渗透穴位。隔姜灸适用于寒性腹痛,温针灸结合了针刺与艾灸优势。对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腹泻等虚寒证效果显著,操作时需防止烫伤皮肤。
三棱针放血用特制棱形针具点刺穴位或浅表静脉,适用于实证热证。刺络法可治疗高血压急性发作,挑治法用于麦粒肿等局部病症。操作需严格消毒,贫血及凝血功能障碍者慎用。
皮肤针又称梅花针,用多支短针浅刺皮肤表面。循经叩刺治疗神经性皮炎,局部叩刺改善斑秃等症状。刺激强度分轻中重三种,皮肤破损处禁用,叩刺后局部可出现充血但不应出血。
针灸治疗需根据体质辨证选穴,建议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治疗前后应注意保暖避风,避免空腹或过饱状态下施针。配合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能增强疗效,慢性病患者应坚持疗程治疗。出现晕针或异常出血时应立即停止操作者处理,治疗期间忌食生冷辛辣刺激食物。
2025-05-07
2025-05-07
2025-05-07
2025-05-07
2025-05-07
2025-05-07
2025-05-07
2025-05-07
2025-05-07
2025-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