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中医 > 特色中医 > 推拿按摩 > 正文

宝宝按摩鼻子出鼻屎的手法

发布时间: 2024-07-25 16:54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家长可以采用清天河水穴、推四横纹穴、揉二马穴等手法帮助宝宝排出鼻腔内的鼻屎。但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操作,并且要掌握正确的穴位位置和方法。

1.清天河水穴:位于腕横纹中点至肘横纹中点连线的1/3处,在前正中线上,用食指指腹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200次/日,具有泄热化积的功效,可缓解因上火导致的鼻屎增多症状。

2.推四横纹穴:手掌面以掌心为标准,将4个手指并拢,形成一条直线,从掌心到末端横纹做一横线,然后以拇指指腹沿着此横线从食指方向往小指方向直推,反复20-50次,有消食导滞、利尿通便的作用,可以帮助清理鼻腔分泌物。宝宝按摩鼻子出鼻屎的手法

3.揉二马穴:取坐位或卧位,先找到外踝尖与膝关节之间凹陷处的三阴交穴,再往上1寸的地方是太冲穴,这两个穴位连线上方约2cm的位置就是二马穴,按揉该穴位可以起到疏肝解郁、降逆止呕的作用,有助于鼻屎排出。

除以上常见的手法外,还可以通过擦鼻翼的方法促进鼻屎排出。家长也可以遵医嘱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清除鼻腔内残留的鼻屎。如果宝宝经常出现流鼻涕、打喷嚏等症状,建议及时去医院小儿耳鼻喉科就诊,完善血常规检查、过敏原筛查等相关检查明确诊断,积极治疗。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按摩宝宝鼻子出鼻屎了
按摩宝宝鼻子出鼻屎了
如果家长发现宝宝通过按摩鼻子将鼻腔内的分泌物排出,可能是由于生理因素导致,也有可能是感冒、急性鼻炎等病理因素引起。建议家长及时带宝宝前往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一、生理因素正常情况下鼻黏膜会不断产生分泌物,以湿润空气和保护鼻腔免受外界病原体侵袭,当鼻腔内存在炎症反...[详细]
发布于 2024-07-23

最新推荐

乳腺堵塞通乳按摩方法
乳腺堵塞通乳按摩方法
乳腺堵塞可通过通乳按摩缓解,关键手法包括穴位刺激、环形推揉、乳腺管疏通、淋巴引流及热敷辅助。1、穴位刺激:膻中穴位于两乳头连线中点,用拇指指腹垂直按压3-5分钟,配合乳根穴乳房下缘第五肋间隙同步点按,能激发经络气血运行。实证患者可加按太冲穴...[详细]
2025-05-15 16:58
鹿茸泡酒后是什么状态
鹿茸泡酒后是什么状态
鹿茸泡酒后呈现琥珀色澄清液体,伴有特殊药香,质地醇厚,有效成分溶于酒中发挥温肾壮阳、强筋健骨功效。1、色泽变化:新鲜鹿茸切片泡酒后,酒液逐渐由透明转为浅黄至深琥珀色,颜色深浅与鹿茸品质、浸泡时间相关。优质鹿茸浸泡3个月后色泽澄亮无沉淀,劣质...[详细]
2025-05-15 16:18
鹿茸泡酒多久就无效了
鹿茸泡酒多久就无效了
鹿茸泡酒的有效期通常为1-2年,具体失效时间与储存条件、酒精度数、密封性等因素相关。1、储存条件:鹿茸酒需避光阴凉保存,高温或阳光直射会加速有效成分分解。建议存放于15-25℃环境,温度超过30℃时,药效可能半年内显著下降。玻璃容器优于塑料...[详细]
2025-05-15 16:16
鹿茸泡酒哪些人不能喝
鹿茸泡酒哪些人不能喝
鹿茸泡酒并非人人适宜,阴虚火旺者、高血压患者、孕妇儿童等群体需禁用。1、阴虚火旺者:鹿茸性温助阳,阴虚体质者体内阴液不足,饮用后易加重口干咽燥、潮热盗汗等症状。中医建议此类人群选择滋阴降火的代茶饮,如麦冬玉竹茶、石斛西洋参茶,或通过六味地黄...[详细]
2025-05-15 16:08
鹿茸泡酒十年能喝吗
鹿茸泡酒十年能喝吗
鹿茸泡酒十年不建议饮用,可能因储存不当导致药效流失或变质,存在安全风险。1、药效变化:鹿茸中的活性成分如氨基酸、多肽类物质会随时间降解,十年后药效显著降低。传统中医认为新鲜鹿茸酒保存1-3年为宜,长期存放易使有效成分氧化失效。建议重新泡制新...[详细]
2025-05-15 16:05
鹿茸泡酒晚上喝几两最佳效果
鹿茸泡酒晚上喝几两最佳效果
鹿茸泡酒晚上饮用1-2两约30-60毫升效果最佳,过量可能引发燥热或失眠,具体用量需结合体质、酒精度数、配伍药材调整。1、体质差异:阳虚体质者每晚可饮1.5-2两,借助鹿茸温肾壮阳特性改善畏寒症状;阴虚火旺人群需控制在0.5-1两,配伍麦冬...[详细]
2025-05-15 16:04
功能性胃痛怎么治疗
功能性胃痛怎么治疗
功能性胃痛可通过中药调理、穴位刺激、饮食调整、情志管理和运动疗法缓解,多与脾胃虚弱、肝气犯胃或饮食不当有关。1、中药调理:脾胃虚寒型可用附子理中丸温中散寒,肝气犯胃型适用柴胡疏肝散理气止痛,饮食积滞者推荐保和丸消食导滞。汤剂可选择黄芪建中汤...[详细]
2025-05-15 15:49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