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气热导致皮肤痒需清热凉血,可通过中药调理、膳食调节、外治法、起居调护及情志管理缓解。
血热生风型瘙痒可用犀角地黄汤加减,含犀角水牛角代、生地、赤芍等成分;风热犯表型适合消风散,含荆芥、防风、蝉蜕等药材;阴虚血燥者可选用当归饮子,配伍当归、川芎、白芍养血润燥。中成药如皮肤病血毒丸、防风通圣丸需辨证使用,连续服用2周为一疗程。
每日饮用绿豆甘草汤,取绿豆50克、生甘草6克煮水代茶;凉拌马齿苋取鲜品100克焯水后加蒜泥调味;莲藕排骨汤用鲜藕200克配伍少量排骨炖煮,忌加辛辣调料。忌食羊肉、韭菜、花椒等辛热发物,芒果、榴莲等热带水果也需控制摄入。
艾灸曲池、血海穴每次15分钟,隔日1次;刮痧选择膀胱经背部循行部位,每周不超过2次;药浴可用野菊花30克、地肤子20克煎汤擦洗患处。急性期禁用拔罐,皮肤破损处停止一切外治操作。
保持室温22-24℃为宜,夜间睡眠穿纯棉透气衣物;洗浴水温控制在37℃以下,禁用碱性沐浴品;每日紫外线强烈时段避免户外活动,外出时需做好物理防晒。夜间瘙痒明显者可戴棉质手套防抓挠。
练习八段锦摇头摆尾去心火式每日3组;卯时5-7点进行深呼吸练习;睡前听宫调式古琴曲流水助眠。持续焦虑者可按压耳穴神门、皮质下等反射区。
血热体质者需长期养护,推荐夏季常饮三花茶金银花、野菊花、槐花各3克,秋冬季节食用雪梨炖百合。坚持太乙导引术中的引火归元功法,配合每日快走6000步促进气血循环。皮肤持续灼热瘙痒超过两周,或出现丘疹渗液等皮损表现时,需及时至中医皮肤科进行脉诊辨证。
2025-04-11
2025-04-11
2025-04-11
2025-04-11
2025-04-11
2025-04-11
2025-04-11
2025-04-11
2025-04-11
2025-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