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皮是柑橘类果皮经晒干或低温干燥后陈化制成,制作过程包括选果、取皮、晾晒、翻皮、储存五个关键步骤。
制作陈皮需选用成熟度高的柑橘类果实,以茶枝柑、大红袍等品种为佳。果皮需厚实无破损,采摘后需清洗表面污渍。传统方法要求果实自然成熟,避免使用催熟剂影响药效。
采用三刀法将果皮均匀剖成三瓣,保留果蒂相连。取皮时需控制力度避免划伤白色橘络,橘络具有理气化痰功效。新鲜果皮需在24小时内进入干燥工序以防霉变。
初晒时将果皮内面朝上平铺竹筛,阳光直晒2-3天至六成干。岭南地区讲究"日晒夜露",白天暴晒夜间吸收露水,此过程促进橙皮苷等有效成分转化。阴雨天需改用40℃以下热风烘干。
当果皮卷曲时需人工翻面,确保双面均匀干燥。专业作坊每日翻动3-4次,持续7-10天至含水量低于13%。陈化前需修剪边缘不规则部分,保留完整瓣状形态。
干燥后的橘皮需置于陶罐或竹编容器中,存放于通风阴凉处。新会地区采用麻袋堆放法,每年夏季翻晒防潮。三年以上方可称陈皮,十年陈化后挥发油含量降低而黄酮类物质增加。
优质陈皮需配合科学养护,储存环境湿度控制在65%以下,定期检查防虫防霉。日常可搭配薏米煮水健脾,与老白茶同泡理气。运动后饮用陈皮山楂饮帮助消化,但阴虚火旺者需配伍麦冬调和。传统技艺制作的陈皮,随着时间推移会产生更丰富的药用价值。
2021-08-03
2021-08-03
2021-08-03
2021-08-03
2021-08-03
2021-08-03
2021-08-03
2021-08-03
2021-08-03
2021-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