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痛经可通过当归芍药散、艾附暖宫丸、少腹逐瘀汤等中药方剂调理,结合饮食起居改善症状。
血虚水停型痛经适用,表现为经期小腹隐痛、头晕心悸。方中当归养血活血,白芍柔肝止痛,白术健脾利湿。可配伍红糖姜茶温经散寒,经前一周开始服用,每日1剂分2次温服。忌食生冷刺激食物。
寒凝血瘀型痛经多见经血色暗有块,小腹冷痛拒按。艾叶温经止血,香附理气止痛,配合吴茱萸增强散寒效果。建议经前3天开始服用至经期第2天,同时用暖水袋热敷下腹。避免淋雨受凉。
气滞血瘀型痛经常见经前乳房胀痛、经血紫黑有块。方中川芎、桃仁活血化瘀,延胡索行气止痛。可配合穴位按摩三阴交、血海穴,每日按压3-5分钟。经期保持情绪舒畅。
肝肾亏虚型痛经多伴腰膝酸软、经量稀少。乌鸡补肝肾益精血,鹿角胶温补肾阳。适合经后调养,连续服用2-3个月经周期。搭配黑豆核桃粥食疗效果更佳。
冲任虚寒型痛经见经期延后、畏寒肢冷。桂枝温通经脉,阿胶补血养阴。建议冬季睡前用艾叶泡脚20分钟,水温40℃左右。日常可饮用桂圆红枣茶温补气血。
痛经调理需注意经期保暖腹部,避免剧烈运动。日常多食用南瓜、樱桃、黑木耳等补血食物,练习八段锦调理脾胃须单举式改善气血循环。严重痛经伴恶心呕吐需排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器质性疾病,建议妇科检查明确病因。中药调理需辨证施治,不同体质用药差异显著,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选择合适方剂。
2020-01-09
2020-01-09
2020-01-09
2020-01-09
2020-01-09
2020-01-09
2020-01-09
2020-01-09
2020-01-09
2020-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