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2025伯云会【全球视野下的中国医药产业】在上海圆满闭幕,本届大会以“洞察、解读、智能”为关键词,聚焦我国医药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围绕“决策者眼中的中国医药产业”、“国际视野的中国新药研发及出海潮”、“数据智能助力企业决策”、“创新药商业化的几点考量”等业内热议话题,邀请众多专家学者及企业领袖精英分享真知灼见,共话全球视野下中国医药产业的宏观图景与未来发展方向。
回顾前瞻,政策引领中国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执行会长吴海东在为大会致开幕词时指出,医药行业关乎生命和健康,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领域。面向“十五五”,要厚植国家情怀,为民造福,在扛牢人民群众用药保障责任的前提下,推动医药行业向高端高价值攀升,实现高质量发展。北京阿迪派克国际咨询有限公司执行总裁嘉雷诺在会上表示,近年来中国医药创新能力实现突破性进展,中国对全球创新管线的贡献度亦显著提升。
创奇健康发展研究院专家黄东临就《构建中国医药市场内稳健可持续的业务策略》带来分享,指出2024年全年,中国全渠道全领域药品市场销售额突破1.9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主要受集采扩面和医保控费影响增速放缓,未来五年中国医药市场内部将呈现“集采保基本叠加创新促升级,同时涌现新兴市场空间”的结构特性,企业需要更细化的战略思路来推进业务稳健可持续增长。
光辉国际亚太区生命科学行业主管合伙人、中国区政府关系领域负责人朱和丰,赛生药业执行董事、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赵宏,百济神州大中华区、中亚和南亚区域总经理单国洪,葛兰素史克副总裁、中国总经理余慧明,爱施健中国区总经理刘谦,萌蒂中国董事会执行主席邢军出席了以“决策者眼中的中国医药产业”为题的圆桌对谈。在各位企业领袖的视角下,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为医药产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且本土创新实力已经开始得到全球认同,未来有望造福更多全球患者。作为外企在中国,可以从中国的发展速度、存在的机遇、政策导向等方面切入,向总部讲好“中国故事”。
在以“决策者眼中的高质量发展”为题的圆桌对谈中,杰特贝林中国总经理王玉指出,拥有新质增长力和新质领导力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吉利德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经理金方千表示,不单纯追求速度和规模,而是注重质量和效益,聚焦在自身擅长的领域,有助于企业保证可持续发展。谈及外企在国内的发展,参天中国区总裁向宇相信,未来可能是含金量更高的“黄金时代”,具体将体现在中国会越来越多向全球输出中国经验和中国创新。直观复星首席执行官刘釜均强调,如何定义中国市场未来在全球版图上的重要性,对于改变对中国的战略和投资思维至关重要。
创新可及,惠及本土及全球广泛患者
当下,创新已成为医药产业升级的核心引擎。药渡集团创始人、董事长李靖就《国际视野的中国新药研发及出海潮》带来分享,数据显示中国1类创新药在研数量近五年增量达114%,临床早期阶段F-I-C药物数量快速增加,预计2030年可批量商业化。此外,中国生物医药对外交易自2020年起逐渐活跃,至2024年翻三番,预计至2030年对外BD项目将超过700项。重磅交易的背后,国际大牌MNC更为青睐中国低成本高质量的研发制造水平,中国基于Me-too创新药长期积累的毫不逊色的生产经验已获国际广泛认可。
谈及创新药的商业化,爱施健中国区总经理刘谦在《中国创新药爆发,创新商业化迫在眉睫》分享中指出,商业化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关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所有的研发最终需通过成功的商业化来实现其市场价值。复星凯瑞董事长、复宏汉霖董事长、复星医药联席总裁张文杰以《创新药商业化的几点考量》为题展开分享,他表示创新药商业化初始于早研立项,验证于试验数据,实现于临床应用,其目标应该是实现产品潜力的最大化。
在以“创新可及:不拘一格,不遗余力”为题的圆桌讨论中,礼来中国政府与公司事务负责人、高级副总裁陈小晶指出,外资企业在国内得以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即公司高管对中国市场和政府关系的看重。武田中国副总裁、血液制品事业部负责人娄渝从自身丰富的从业经验出发带来分享,认为具备政府事务准入经验有助于在做业务时获得更加开放的思维,在传统的市场销售之后有更多思路和方法去实现业务增长。勃林格殷格翰医疗事务与市场准入副总裁刘畅指出,新环境下,政务及准入工作应成为企业的战略核心之一,不仅能够预见风险,更能帮助业务精准把握机遇。
智领未来,数据智能助力企业高效精准决策
在科技浪潮的推动下,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深度渗透医药产业研发、生产、营销全链路,数字化在医药场景中的价值日益显现。萌蒂中国董事会执行主席邢军在《AI颠覆医疗健康重塑全价值链的游戏规则》分享中指出,AI正在成为医药贯穿研发、制造、商业化全价值链的驱动引擎和新大脑,未来或将在精准医疗与个体化治疗、数字医疗与远程健康管理、医疗服务流程升级,以及预防与公共健康四大战略方向重塑医疗健康生态。
在以《热AI,冷思考》为题的演讲中,脉络洞察创始人&CEO卢文庆认为,培养数据积累思维、将AI洞察用于其最擅长的环节、以全局视角规划内容、并回归业务本质,将有助于企业更好地乘AI之风,破数字化转型之浪。辉瑞全球商业分析团队中国商业分析卓越中心负责人任思林就《数据科学赋能患者价值最大化》展开分享,指出数据科学和AI正在全链条赋能患者价值最大化。
法伯科技首席商务官陆鹏在以《洞穿渠道与临床决策的数据矩阵》为题的分享中表示,中国医药市场从“野蛮生长”的黄金年代,进入“精耕细作”的高质量发展时代,未来的增长将不再是普惠式的,而是结构性、创新驱动的。在新常态精耕细作的市场环境中,穿透式的业务分析才能支持精准业务决策,RWD(真实世界数据)能帮助企业在更细分的市场中挖掘生意机会,了解客户处方行为、处方节点以及患者人群的基本疾病与社会特征等,而不同维度的业务分析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寻找驱动阻碍因素,探寻新的增长动力,利用数据矩阵增强业务洞察的穿透力,以进行更精准高效的决策。
辉瑞全球商业分析团队中国负责人邢辉,武田中国业务卓越与运营负责人刘翔宜,康方生物效能管理中心高级总监罗颖,亿腾卓越运营负责人胡立秋出席了以“数据智能助力企业决策”为题的圆桌对谈,并围绕数据智能在企业业务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分享。在大家看来,如何把内部数据整合打通、提升质量,并在此基础上找到合适的应用场景至关重要。此外,无论是数据科学还是人工智能,作为新的业态其价值主要体现在开源、节流和增值三方面。
数论市场,《中国药品市场格局及前瞻•2025》重磅发布
长期以来,法伯科技秉持为行业服务的核心理念,致力于最大化地发挥数据的价值,让企业决策者能够全面地了解医药市场格局,高效、精准、科学地制定适应市场变化的策略,坚信数据的价值在于转化为推动行业发展的实际力量。本届伯云会期间,法伯科技连续第七年重磅发布《中国药品市场格局及前瞻•2025》蓝皮书,不仅根据2020-2024年中国药品市场销售数据,从中国药品市场规模及渠道现状、各渠道药品市场内外资企业竞争格局、分治疗领域发展格局以及重点产品表现四个维度,通盘分析了我国药品市场全渠道格局,还分别聚焦县域医院、社区卫生中心、以及院外药店渠道,全面解读2024年中国药品渠道市场新动向。不止于复盘当下,更着眼于前瞻未来,蓝皮书还通过对行业政策和市场背景的研究以及对业内专家的访问,系统整理了影响药品市场发展的因素,并基于对各类因素在整体市场和各销售渠道影响的定性和定量研究,预测了2025-2029年中国全渠道药品市场的销售规模及格局变化趋势。另外值得关注的是,本次法伯科技还深入剖析了中国特色产品生命周期(开发期、引入&成长期、成熟&衰退期)演变特征,并对不同阶段企业的商业与医学策略进行多维分析,旨在为行业厘清发展脉络,为内外资企业应对新的政策和市场环境进行的策略调整和优化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