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可能由肩部劳损、外伤、慢性炎症、内分泌紊乱、颈椎病等因素引起,通常表现为肩部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肩周炎可通过热敷理疗、针灸推拿、药物治疗、功能锻炼、手术松解等方式缓解。
长期重复抬举动作或姿势不良会导致肩部肌腱慢性损伤。纺织工人、教师等职业人群易因持续肩部发力引发无菌性炎症。日常可用热毛巾敷患处15分钟促进血液循环,避免提重物及过度使用空调直吹肩部。
肩关节脱位或骨折后未完全康复可能继发关节囊粘连。此类患者常伴有夜间痛醒现象,早期可遵医嘱使用氟比洛芬凝胶贴膏缓解疼痛,后期需进行爬墙训练等康复锻炼防止肌肉萎缩。
糖尿病或甲状腺疾病患者因代谢异常易出现肩周组织纤维化。这类患者往往伴随晨僵症状超过30分钟,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洛索洛芬钠片控制炎症,配合小针刀松解黏连组织。
更年期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会影响胶原蛋白代谢。这类患者多见双侧肩部交替疼痛,建议适量补充维生素D配合八段锦锻炼,必要时使用玻璃酸钠注射液改善关节润滑。
颈神经根受压会导致肩臂放射痛和肌肉痉挛。患者常误判为单纯肩部问题,需通过颈椎MRI确诊。治疗可选用颈复康颗粒改善供血,结合龙氏正骨手法调整颈椎小关节错位。
肩周炎患者应保持每日肩关节全范围活动3次,每次5-10分钟,如钟摆运动或毛巾牵拉练习。饮食宜多摄入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三文鱼、核桃等食物,避免寒凉饮食。睡眠时可用枕头支撑患侧手臂保持功能位,疼痛急性期可短期使用远红外理疗贴辅助治疗。若保守治疗3个月无效或出现肌肉明显萎缩,需考虑关节镜微创手术松解黏连。
2025-06-20
2025-06-20
2025-06-20
2025-06-20
2025-06-20
2025-06-20
2025-06-20
2025-06-20
2025-06-20
2025-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