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橘皮需经特定处理才能替代陈皮,关键差异在于炮制工艺与储存年限。
陈皮特指芸香科柑橘属成熟果皮,以新会茶枝柑为佳。自制橘皮若选用未成熟青橘或蜜橘,果皮挥发油含量过高,可能刺激消化道。建议选用完全成熟、无腐烂的柑橘,剥皮后去除白色橘络。
传统陈皮需三蒸三晒:首次蒸15分钟软化纤维,晒至半干后二次蒸制,重复三次以分解刺激性成分。家庭制作至少需连续晾晒7天,每日翻动避免霉变,紫外线可促进橙皮苷转化为药用成分。
药用陈皮需陈化3年以上,新皮燥性大易伤肺阴。家庭储存需用陶罐或棉布袋,置于阴凉通风处,定期检查防虫蛀。每年梅雨季需复晒,三年后橙皮苷含量可达12%,接近药典标准。
新皮多用于烹饪去腥,陈化三年以上才具理气健脾功效。自制橘皮若未满一年,泡水可能出现腹胀等不良反应。治疗痰湿咳嗽建议配伍半夏,鲜橘皮配竹茹仅适合应急使用。
急用可尝试微波炉低温烘干法:橘皮切丝后50℃间歇加热6小时,但药效仅达正规陈皮30%。调理脾胃虚寒更推荐砂仁3克配干姜,或购买正规药厂生产的五年陈陈皮。
日常使用鲜橘皮可制作消食茶:搭配山楂5克、麦芽10克煮沸饮用。储存满三年的自制陈皮,可与茯苓20克、白术15克配伍健脾。注意阴虚体质者慎用,服用前建议咨询中医师辨证。运动方面可配合八段锦调理脾胃须单举式,增强陈皮理气效果。
2021-01-14
2021-01-14
2021-01-14
2021-01-13
2021-01-13
2021-01-13
2021-01-13
2021-01-13
2021-01-13
2021-01-12